又是一个年来到
每年的年终岁尾
再忙碌的工作也都放下
不论身在何处
都在途中
回家
回到父母的身边
年,来了
在每年农历的大年三十
一家人围在桌前
唠唠嗑,打打牌,开开玩笑,吃顿年夜饭
团团圆圆,热热闹闹
这已经是每个中国人文化基因里的重要内容
千年之前的古人们
他们是怎么过年的呢?
晋人的春盘,取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制成
服之可杀菌驱寒,又名,五辛盘
与屠苏酒同饮
以发五藏之气
为互赠佳礼
与现今过度包装的商品相比
晋人的五辛盘却是应节应季应时的健康好礼了
梅花妆
传说,寿阳公主闲卧含章殿时
梅花飘落其额上
宫女见其状极美
遂争相效仿
后演化为梅花妆
唐朝女子的爱美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唐王朝在新年首个月圆之夜
即正月十五
破例取消京城夜禁三天
百姓为庆祝佳节,燃灯盏、做灯树
长安街市上火树银花、人潮攒动
大唐盛世,一片歌舞升平
古人发明的火药
造就了我国过年放鞭炮的习俗
在噼里啪啦的喧嚣氛围中
着新装戴新帽的人们
喜笑颜开,辞旧迎新
宋代过年时
皇帝会赐臣下金银幡胜
以表嘉奖
文武百官入朝拜谢
以为莫大荣耀
宋代妇女以米粉为蚕丝
书写吉言置于其中
随意抓取
以占新年之福
虽然吉言都是自己写的
但抓到了依然很开心
过年时节
朋友间相互赠送酒肉、野鲜
不计较送多送少
重要的是彼此祝福的心意
世风古拙人心朴素
人与人之间情谊最重
宋有年俗
除夕夜儿童提着灯笼
成群结队满街奔走
喊卖自己的痴呆给老年人
老年人也乐得同孩子们玩
老少同乐欢度除夕
宋人将钱串在竹竿末端
围着灰堆转几圈
然后投打在灰堆上
颇有粪土金钱之意味
谓来年可如愿以偿
农历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宋人在供奉过灶神之后焚烧旧像
谓之送灶
除夕夜时贴上新的灶神画像
谓之迎灶
这个习俗流传至今
送灶迎灶在农村地区依然常见
过小年已经成为全国的过年节日
元朝元宵节后
妇女们取九道旧历纸乱接首尾
其状如羊肠
以相属者为吉兆
如果亲戚朋友太多
主人抽不出时间去逐一拜访
便差使仆人送去名片拜年
这种习俗最早见于宋朝元祐年间
明代时候开始盛行
但当时称名片为名刺
明代春节期间
鞭打春牛已成为一种盛大活动
官员和百姓在田头共同参与其乐融融
官民同心
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古时女子鲜有出门的机会
更别提抛头露面去看外面的景色了
到了明代
在过年期间
女子可成群结队登上城墙
一览城中美景
登高望远舒散心情
谓之走百病上城头
猜灯谜的习俗
在南宋的时候就有了
到清代过年时开始盛行
好事者甚至专门成立灯谜社
春节期间
帝城不夜,灯谜遍市
好一番热闹景象
除猜灯谜外
清朝时人们还会迎请紫姑神
紫姑神是汉族民间传说的厕神
人们认为她有先知能力
故而多迎祀于家
代卜吉凶
并保佑来年全家平安无事
压岁钱年俗流传至今
随着钱币形制的改变
其形式也从发金属钱币到纸币
从发纸币再到手机上的微信红包
但无论形势如何变化
它都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期待
清朝妇女借此机会出游
钉谐音丁
妇女们满怀心事
期愿新年可为家中增添人丁
春联最早渊源自桃符
明朱元璋时期开始改称为春联
岁末时候
私塾先生们书写对联出售
赚取外快
千门万户也因此而焕然一新
在物质丰盈、生活节奏变快的今天
一切的仪式、习俗都被我们简化
人与人之间的年味
也简化到手机上的祝福
其实
过年对于我们
不仅仅是一种仪式
当我们感觉年味越来越淡的时候
当我们开始怀念古人的情怀的时候
怀念的
是那根植于我们血脉中的中华文化
让我们放下手机
用过年的仪式
回归到中华民族的根文化里
重拾文化自信
重拾古老的传统习俗
年,依然会像曾经感受到的一样
有声,有色,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