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
“大暑,六月中。”
《通纬孝经援神契》有
“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
小大者,就极热之中,
分为大小,
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者,乃炎热之极也。”
暑,热也。
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
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2020年7月22日,大暑。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节气正值“三伏”中的“中伏”前后,这是一年中最闷热的时候,也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
物极必反,阴阳转化,大暑节气也即将向立秋过渡,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就要过半了。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渔村的传统习俗,已有百年历史,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大暑船”按照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载有各种祭品。渔民轮流抬着在街上游行,最终运送至码头祈福。随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用来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荷花节】
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日,荷花生日。大暑时节,荷花盛放。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于碧波之上。
旧时赏荷,北京什刹海“荷花最盛”,士女云集;杭州西湖自唐代后始植青莲,文人雅士泛舟其上;南京的莫愁湖、玄武湖亦是盛夏赏荷之胜地。
【半年节】
大暑前后是农历六月十五日,在台湾有全家一起吃“半年圆”的“半年节”的习俗。
“半年圆”,就是用糯米粉和红面搓成甜食,煮熟品尝,象征一家人团圆与甜蜜。
【斗蟋蟀】
大暑节气,是喜温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很多地区的人们有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吃仙草】
民谚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药食两用植物。因其具有神奇的消暑功效,而被誉为“仙草”。
其茎叶晒干后做成的“烧仙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西瓜】
西瓜是夏天天然的消暑水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吃西瓜的好处讲述得非常详尽,西瓜甘寒无毒,不仅“消烦止渴,解暑热”,而且“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井水冬暖夏凉,家里有口井的朋友还可把西瓜置于井水之中若干小时,就可吃到冰凉的西瓜了。
【李子】
李子亦是夏天的恩物。微酸的李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由于李子85%都是水分,所以有助于缓解饥渴,且会让人有饱腹感,是理想的减肥食品。对于胃热没有食欲的人而言,吃点李子或者喝杯李子汁就能起到清胃热、增进食欲的作用。
【凤梨】
台湾民间认为大暑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菠萝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生素C含量远远超过桃、李、杏等夏果,凤梨酸酸甜甜还可消暑开胃。
【荔枝】
大暑前后,荔枝满树流丹、飘香十里。福建莆田人讲究在大暑这天吃荔枝,也叫“过大暑”。
荔枝性热,人们常常把它放在井里,能保鲜多日。
【莲子】
大暑正值荷花开得最盛,这样的美也可以延伸到餐桌上来。荷叶和莲子清香升散,具有清心解暑、散瘀止血、消风祛湿的功效。三伏炎热,用荷叶和莲子做小食,应景又应时。
苦夏,就是指在进入夏季后由于气温升高,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进食量较其他季节明显减少并伴有低热(体温在37℃--37.4℃之间波动),身体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和体重减轻的现象。
【大汗淋漓,钾钠补充】
大暑期间,人们劳作或运动,很容易大汗淋漓,而汗液分泌过多,会令人手脚无力、疲惫不堪。
在大量流汁后,可饮用淡盐水来补充汗液中流失的钠成分,吃含钾食物来补充钾元素。
如黄豆、绿豆、青豆等豆类,香菜、水芹菜、香蕉等蔬果,玉米、红薯、牛奶、鸡肉等谷类和肉类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钾元素。
【气温过高,衣着适度】
在高温的夏日,很多人都会穿布料很少的背心和短裤,认为这样会比较凉快。
但在气温超过体温(36.8℃左右)时,人体会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皮肤已经不能向外散发热量,暴露在外的皮肤还会持续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热量,甚至被紫外线灼伤。
因而在气温过高的季节,最好是选择一些吸湿性好、透气的衣物。如真丝、天然棉布、高支府绸等面料可以达到吸湿降温的效果。
【不贪凉,谨防“空调病”】
空调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里不可或缺的纳凉工具,但过度使用空调,或使用不当,也会给人们带来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皮肤过敏等症状,俗称“空调病”。
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应将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常开窗通风换气,避免冷风直接吹射身体。可在室内常备毛毯等物,盖住关节、腹部等易寒的部位。
精选烟台苹果,历经360天陈酿,萃取苹果原醋。
不添加香精、色素、防腐剂、白砂糖。
不用醋精,拒绝勾兑。
在苹果原醋中加入不低于60%苹果汁,果香浓郁。
蜂蜜调配,将甜酸味道进行到底。
富含的维生素C、果胶,解腻助消化。
是您日常饮食、聚餐宴会,首选健康佐餐饮品。